《口试练习》

在我还没忘记之前,必须尽快把这事件与对它的感受记录下来。

帮小学生准备口试,一直都是老师最害怕的。至少对于我来说,是份充满恐惧的挑战。有多少学生在家里是用华语来沟通的呢?又有多少能完整并清楚地把思绪用华语表达出来呢?

无论如何,总得努力啊。若老师放弃,学生们就等着举白旗了。于是,我把口试应考资料复印、分发、一字一句讲解,希望学生们能明白、吸收以及在考场应用。

小学离校会考的华文口试格式更改了,学生们不再看着一幅密密麻麻的图画,进行左上角及右下角之类的描述。而是观看一则录像,对录像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。之后,老师便会问一些有关于录像主题的问题。

想了很久,我不知道要用什么录像来进行这个学期唯一的口试练习。不能没有“营养”,不能没有学习重点,题材也不能过于成熟或含暴力行为等等。最后,我下载了《小孩不笨》电影中的三分钟片段。这三分钟描述了爸爸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偷钱的事,回到家后大发雷霆地斥责孩子,并在还没问清楚缘由的情况下,拿藤鞭打孩子。打的过程中才发现,原来孩子是希望存够钱,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自己的演出。但是,即使他把所有的“神奇宝贝”卡卖光了,钱还是不够,所以心急之下才会偷餐厅阿姨的钱。

有位同学在观看录像时哭了,我也其实忍着泪。但有些同学还是搞不清楚录像中的小孩偷钱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,因此我们重看了一次。幸好这一次大家都明白了 – 偷钱的目的是为了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。我也借此鼓励他们在准备口试时不妨多看几次录像,因为有些细节不是看一次就能抓到的。

讨论了录像中所发生的事后,是时候问一些能让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问题了。问题必须围绕录像中的主题,这非常重要。我问了两道题:
1. 你认为现在的父母关心孩子吗?
2. 你希望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呢?

(其实想出这两道题一方面也是想了解同学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。)

同学们对第二道题的回答令我不寒而栗,所以我选择了分享。

(在这里介绍一下,这班是由四个男生组成的五年级华文班,时不时都需要我大声呐喊才会安静下来。若哪天他们准时把功课交上,我肯定会到外头看看太阳是否打西边起。)

同学甲:“我不希望爸爸妈妈为我做些什么。”

(虽然教了他们要针对问题(a)表达看法(b)说明原因(c)谈谈感受,同学甲却只说了那么一句,但这总比他什么都不说来的好!过后我便为他加了一句“只要他们平安健康,快快乐乐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)

同学乙(狡猾鬼!)复制了我所给予同学甲的答案,我就不重复了。

同学丙:“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理解我,关心我。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被老师骂。因为其实我也不想的,我只是有很多问题想要问。”

(真的,同学丙上课时的确有多过一箩筐的问题。几乎每五分钟就会问一次:“老师,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?” 多过一半以上的问题都与课堂上所教的无关。(囧)你也是拥有“一万个为什么”的人吗?也许你就能理解他的感受了。)

同学丁:“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那么忙就好了。那么他们就有多一点时间陪我玩,那么我就会很开心了。”

(说完,这个出了名的顽皮蛋竟然低着头不出声了。)

同学们的答案让我想了很多。别以为小孩子要的是出国旅行、最新款的手机、名牌球鞋之类的物质享受,他们其实要的并不多。当我们渐渐老去时,也许也会像他们一样,要的其实,也并不多。

竟然他们要的并不多,那我们又为何如此吝啬呢?

Advertisement

《口试练习》

在我还没忘记之前,必须尽快把这事件与对它的感受记录下来。

帮小学生准备口试,一直都是老师最害怕的。至少对于我来说,是份充满恐惧的挑战。有多少学生在家里是用华语来沟通的呢?又有多少能完整并清楚地把思绪用华语表达出来呢?

无论如何,总得努力啊。若老师放弃,学生们就等着举白旗了。于是,我把口试应考资料复印、分发、一字一句讲解,希望学生们能明白、吸收以及在考场应用。

小学离校会考的华文口试格式更改了,学生们不再看着一幅密密麻麻的图画,进行左上角及右下角之类的描述。而是观看一则录像,对录像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。之后,老师便会问一些有关于录像主题的问题。

想了很久,我不知道要用什么录像来进行这个学期唯一的口试练习。不能没有“营养”,不能没有学习重点,题材也不能过于成熟或含暴力行为等等。最后,我下载了《小孩不笨》电影中的三分钟片段。这三分钟描述了爸爸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偷钱的事,回到家后大发雷霆地斥责孩子,并在还没问清楚缘由的情况下,拿藤鞭打孩子。打的过程中才发现,原来孩子是希望存够钱,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自己的演出。但是,即使他把所有的“神奇宝贝”卡卖光了,钱还是不够,所以心急之下才会偷餐厅阿姨的钱。

有位同学在观看录像时哭了,我也其实忍着泪。但有些同学还是搞不清楚录像中的小孩偷钱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,因此我们重看了一次。幸好这一次大家都明白了 – 偷钱的目的是为了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。我也借此鼓励他们在准备口试时不妨多看几次录像,因为有些细节不是看一次就能抓到的。

讨论了录像中所发生的事后,是时候问一些能让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问题了。问题必须围绕录像中的主题,这非常重要。我问了两道题:
1. 你认为现在的父母关心孩子吗?
2. 你希望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呢?

(其实想出这两道题一方面也是想了解同学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。)

同学们对第二道题的回答令我不寒而栗,所以我选择了分享。

(在这里介绍一下,这班是由四个男生组成的五年级华文班,时不时都需要我大声呐喊才会安静下来。若哪天他们准时把功课交上,我肯定会到外头看看太阳是否打西边起。)

同学甲:“我不希望爸爸妈妈为我做些什么。”

(虽然教了他们要针对问题(a)表达看法(b)说明原因(c)谈谈感受,同学甲却只说了那么一句,但这总比他什么都不说来的好!过后我便为他加了一句“只要他们平安健康,快快乐乐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)

同学乙(狡猾鬼!)复制了我所给予同学甲的答案,我就不重复了。

同学丙:“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理解我,关心我。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被老师骂。因为其实我也不想的,我只是有很多问题想要问。”

(真的,同学丙上课时的确有多过一箩筐的问题。几乎每五分钟就会问一次:“老师,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?” 多过一半以上的问题都与课堂上所教的无关。(囧)你也是拥有“一万个为什么”的人吗?也许你就能理解他的感受了。)

同学丁:“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那么忙就好了。那么他们就有多一点时间陪我玩,那么我就会很开心了。”

(说完,这个出了名的顽皮蛋竟然低着头不出声了。)

同学们的答案让我想了很多。别以为小孩子要的是出国旅行、最新款的手机、名牌球鞋之类的物质享受,他们其实要的并不多。当我们渐渐老去时,也许也会像他们一样,要的其实,也并不多。

竟然他们要的并不多,那我们又为何如此吝啬呢?

超越神奇宝贝的喜悦

因为某些原因,今天必须到学校把小弟带回家。

到了早上上学时段、中午放学时段、傍晚下班时段,电梯经常会在不同楼层停一停。而因为住在十五楼的关系,无论是要乘搭电梯到一楼或十五楼,时间都会比起其他时段相对的久一点。

出门时,电梯在五楼停下,一位印度籍的妇女推着一辆蓝色的脚踏车,像是怕耽误我时间,努力快速地挤进电梯里,而后面紧跟着的是两手拿着印度饼干的女儿。

虽然脚踏车后方有个像夹鼠器的座位,快抵达一楼时,妈妈却抱起女儿,把她放置在身前。女儿很熟练,但握着饼干的手差点儿打到我的脸。那对充满“不好意思”的眼睛,又大又圆。脑袋的线卡了一下,然后莫名其妙地竖起大拇指说了句“it’s ok”。电梯门这时开了,但时间足够让左耳戴着耳机的我清楚地听见妈妈笑着说“Thank you”。好好听。

电梯门外,站着一位右脚有残疾的马来族老奶奶。走出电梯后,我看着她右手按着按钮,身体慢慢的移进电梯里。脑中想起近期发生的电梯事故,便上前帮她按着电梯按钮。进入电梯后,老奶奶把身体转向站在门外的我,微笑地说了一句“Thank you”。(天,今天是什么日子)我点了点头,往巴士站走去。而心中的那份喜悦是无论抓了多少只神奇宝贝都无法超越的。

最后:嘿新加坡,生日快乐:)